户外工作者是维系城市运转的“大动脉”,长期以来,缺乏必要的休憩场所和保障机制是户外工作者面临的巨大难题。自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怀仁市纪委监委精准聚焦环卫工人工作环境改善等关键难题,督促职能部门落实爱心驿站、安全培训等多方面保障举措,严格履行监管协同责任,让环卫工人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进怀仁市的爱心驿站,十几平米的空间内,雨伞、空调、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器、急救药箱等常用物品一应俱全,切实解决了户外劳动者“冷热无忧、休憩补给”的迫切需求。临近中午,刚刚结束清扫工作的环卫工人们陆续来到驿站,喝水、阅读、闲谈,驿站还配备了专门的志愿者为工人们提供贴心服务,小屋内充满了温暖的烟火气。

怀仁市环卫工人李美丽说:"已经从事环卫工作十几年了,以前我们清扫完的时候,一身汗特别冷,就站到外面,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爱心驿站,我们过来又能休息,还能喝水,有时候我们中午不能回家的时候,我们还能在这热饭,有时候手机没电了还能充电非常地好,进来还有医药箱、急救的,还有我们临时用的药,都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服务,让我们找到那种家的感觉。"
怀仁市环卫工人王悦说:“这个驿站回家吃不了饭,拿的干粮,咱们这饮水机也有,在这休息休息,中途劳累了在这集中起来休息一下,尤其刮风下雨就能来驿站休息。”
在推进爱心驿站建设的过程中,怀仁市城市公共事务发展中心始终坚持高标准建设与智能化运营,环卫工人可以24小时无障碍使用,今年还常态化组织开展系列安全培训与技能教育活动,多维度提升环卫工人的业务素养与自我防护能力,实现“服务有温度,安全有保障”。

怀仁市城市公用事业发展事务中心主任林广军说:“今年我们还举办了20期安全、技能、道德轮训班,切实提升了清保人员的个人素质。同时,利用夜间车少人少有利时机,加大机械化作业力度,切实减轻环卫工人劳动强度,不断增强环卫工人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聚焦项目落实、日常管护等关键环节,怀仁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深入“爱心驿站”进行走访、调研,对设施维修不到位、位置设置不科学、标识标牌不清晰和场所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进行逐一维修、逐一添置、逐一张贴,形成“监督检查—问题反馈—整改落实—深化治理”的监督闭环,严格落实责任“到人到事”,全面打通服务环卫工人的“最后一公里”。
怀仁市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孟凯说,自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怀仁市纪委监委督促推动有关部门健全完善环卫工人从业保障体系,持续改善环卫工人就业环境,全市已建成24座 “爱心驿站”,实现环卫工人休息点全覆盖,切实解决环卫工人“饮水难”“热饭难”“休息难”“充电难”等问题,成为全市千余名环卫工人的“暖心港湾”。同时,通过联动企事业单位,搭建起社会爱心平台,推动“爱心早餐”“免费理发”安全知识培训等一系列暖心服务措施落地。下一步,我们一起将持续聚焦环卫工人在工作条件改善、职业健康防护等方面的新需求,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服务措施,不断提升环卫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记者:罗文平 张小菊 李子宣 怀仁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