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葡萄迎丰收,“甜蜜”溢满河头乡。9月18日,记者来到河头乡闫家村黄土地现代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园里,一串串“珠圆玉润”的葡萄挂满枝头,颜色乌紫,香沁心脾,让人垂涎欲滴。

市民彭有正拿着自己刚从种植园摘的葡萄,让工作人员打包、装箱,准备称重结账。“之前来这里买过两次,葡萄很甜,沙甜沙甜的,吃起来像是吃了块糖果一样。马上过中秋了,今天来买了60斤,甜甜蜜蜜过中秋。”彭有告诉记者,为了吃到甜蜜的葡萄,他从城里开了半小时车到葡萄园。

在一排排葡萄架下,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穆日英是闫家堡的村民,是葡萄分拣环节的工人,主要负责把客人订购的葡萄“美容”,在她熟练的手法下,不一会儿一串饱满匀称的葡萄就装进葡萄袋里,为客人打包装箱。“现在是葡萄成熟的黄金时节,我们村的妇女来这打工,每天挣120元到130元,男的能挣150元到160元呢。”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来葡萄种植园的采摘购买葡萄的客人络绎不绝。黄土地现代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孝忠忙着向记者解释,“我们选址在龙首山下的闫家堡村,就是看重这里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土壤环境适合种植葡萄,从2015年开始集中流转土地320多亩,经过几年实践后,优选出的‘龙园一号’葡萄一经上市,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通过无农药和有机肥的培育,葡萄无籽皮脆,糖度达到23度,销路主要以采摘和供货精品超市为主,一斤20元,消费者每年以翻倍的速度递增。目前,每亩产量达1000-1500斤,带动周边村30多户、50多个妇女及闲散劳动力致富。”

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指导下,河头乡党委、政府依托龙首山绿色生态的资源,坚持把生态经济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生态造林与产业转型相结合,通过招商引资落地千亩葡萄生态产业园,引进“龙园一号”鲜食葡萄400亩、酿酒葡萄(黑比诺、美乐、茜拉、赤霞珠、霞多丽、雷司令等)700余亩、反季节葡萄采摘大棚100亩......打造集休闲采摘、农业观光、生态酒庄、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1+2+3产业融合为一体的农业生态田园综合体;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农民参与葡萄种植,助推当地农民增收、产业致富,推动当地农业、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全域绿色产业富民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