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市人民政府

怀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怀仁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4-27 10:50

怀政发〔202222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怀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

《怀仁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怀仁市人民政府

                    2022412

(此件公开发布)


怀仁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

  

  …………………………………………………………1

第一章 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2

第一节 地质灾害现状……………………………………2

第二节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5

第三节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8

第四节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14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18

第一节 指导思想…………………………………………18

第二节 基本原则…………………………………………18

第三节 规划目标…………………………………………20

第三章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22

第一节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22

第二节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4

第三节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27

第四节 治理工程效益分析………………………………28

第四章 规划实施保证措施…………………………………30

第一节 行政措施…………………………………………30

第二节 经济措施…………………………………………31

第三节 技术措施…………………………………………31

第四节 技术保证措施……………………………………32

第五章 附  则………………………………………………33

目录

1怀仁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2怀仁市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及工程治理一览表

3怀仁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普适性监测部署一览表

4怀仁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网络表

5 怀仁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表

6怀仁市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表

附件7:怀仁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编制说明

附图目录

附图1怀仁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    1:50000

附图2怀仁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        1:50000


  言

怀仁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行政区划隶属于朔州市。最东隔大顶山与大同市云州区、浑源县相望,西依洪涛山与大同市左云县为邻,南以黄花岭为界与朔州市应县、山阴县相接,北与大同市云冈区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6′—113°26′,北纬39°27′—39°57′全市东西长56.5km,南北宽37km,面积1234km2怀仁市下辖3镇、53个街道办事处,共计22个社区、156个行政村。

怀仁市地质灾害隐患类型主要是: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不均匀沉降。自然灾害中以暴雨形成的泥石流和崩塌为主,人为地质灾害中采煤引发的地面塌陷灾情较为严重,其次为滑坡、崩塌。

为科学有效地做好怀仁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朔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送审稿同时结合怀仁市国民经济城市体系发展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利工程规划、城市建设等规划,编制了《怀仁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以2020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


第一章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地质灾害现状

一、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1、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类型

怀仁市地质灾害隐患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不均匀沉降五种

根据2021年核查结果,全范围内,共形成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25处,其中地面塌陷7处,占总数的28%;滑坡6处,占总数的24%;崩塌8处,占总数的32%;泥石流3处,占总数的12%;地面不均匀沉降1处,占总数的4%。

2、主要地质灾害隐患规模特征

1规模

怀仁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25处,其中大型2处(地面不均匀沉降1处、泥石流1处),占总数的8;中型的8处(滑坡1处、崩塌1处、泥石流2处、地面塌陷4处),占总数的32%;小型的15处(滑坡5处、崩塌7处、地面塌陷3处),占总数的60%。

2险情分级

怀仁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25处,按险情分级:特大型的1处(泥石流1处),占总数的4%,中型的5处(地面不均匀沉降1,地面塌陷2处、泥石流2处),占总数的20%,小型的19处(滑坡6处、崩塌8处、地面塌陷5处),占总数的76%。

3、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怀仁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于吴家窑镇、何家堡乡、新家园乡、河头乡云东街道办事处。其中吴家窑镇和何家堡乡灾情最重,分别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和12处。地面塌陷分布于西北部山区煤矿分布区,滑坡、崩塌主要分布于何家堡乡公路、吴家窑镇左砂公路和清凉寺清王线沿线一带。泥石流主要发育于小峪口沟、羊圈沟和河头乡边山出口处。

各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吴家窑镇8处,何家堡乡12处,新家园3处,河头乡1、云东街道办事处1

4、主要地质灾害成因类型

25地质灾害隐患点中,主要人为因素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7处,占比28%,主要自然因素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18处,占比72%。

怀仁市地面塌陷主要是煤矿地下采空区坍塌诱发的,分布在西部山区煤层的浅埋区。

怀仁市滑坡大多数分布在较大沟谷的两侧和公路两旁,因此,降雨特征及有关的人类活动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影响着滑坡的活动时间和特点。

崩塌是在人工切坡、降水冲刷等因素的作用下,坡面临空面加大、坡体强度降低形成的,主要发生在公路沿线。

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新家园的小峪口沟谷及何家堡乡的羊圈沟、东南部河头乡甲车沟

二、已发生地质灾害危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

怀仁市25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共计18处,各类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约为1368.79万元,其中毁坏房屋2530间,毁坏道路4200m,毁坏水井19眼,破坏水资源7处,破坏林地、耕地8160亩。按照各灾种统计,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1213.59万元;泥石流造成的损失150万元;滑坡造成的损失3.7万元;崩塌造成的损失1.5万元。

2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资产约4160.3万元,其中威胁房屋1330间、1柴沟煤业办公楼,威胁道路1320m威胁耕地1350亩,潜在威胁人口2289人,威胁2处养羊场(羊1000只)、1处养猪场(猪15头)。

第二节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将怀仁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共分为3个大区、6个亚区。

一、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

1、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亚区(A1

该区域包括何家堡乡羊圈沟村、王卞庄村、北窑子头村以及该区域鹅左公路一带。整体呈半椭圆状。面积为32.2km2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0处,其中崩塌4处、滑坡3处、泥石流1处、地面塌陷2处。该区域地貌上为堆积河谷区及中山区;地层岩性为二叠系砂岩、砂质泥岩、石炭系砂岩及第四系黄土、砂土及砂卵石层;植被稀少;王卞庄区域小型构造发育;该区域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要为煤矿开采,尤其是王卞庄北西、北窑子头村北、羊圈沟村西区域,强烈采煤活动已经造成了大面积的采空,极易发生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并且在羊圈沟村区域,采动滑坡造成了大量松散体在沟道堆积,在暴雨季节极易引发泥石流;其次为道路修建,修建鹅左公路时进行了大量的削坡、开挖坡脚,造成坡体稳定性降低,在降水季节,鹅左公路王卞庄村西区域极易发生滑坡,鹅左公路王卞庄至北窑子头区段在降水、冻融及风化作用下极易发生掉块、崩塌。

2、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高易发亚区(A2

该区域主要包括子沟旧村、小峪新村、小峪矿区以及东山村区域。整体呈面状。面积为24.6km2,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共4处,其中地面塌陷3处、1处。该区域地貌主要剥蚀中山区;地层岩性为二叠系砂岩、砂质泥岩、石炭系砂岩及第四系黄土、砂土及砂卵石层,该区域岩石风化严重;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要为煤矿开采,在小峪新村、东山村南西区域,强烈的采矿活动造成了大面积的采空,极易发生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其次为削坡建房,东山村、小峪矿区部分区域存在削坡建房等现象,形成了较陡边坡,造成坡体稳定性降低,在降水作用下极易引起变形。

3、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亚区(A3

该区域包括吴家窑镇吴家窑村、碗窑村、峙峰山村、窑子头村区域以及210省道吴家窑镇一带。整体呈半椭圆。面积为20.7km2,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处,其中崩塌3处、地面塌陷2处、滑坡1处。该区域地貌上为堆积河谷区及中山区;地层岩性为石炭系砂岩、二叠系砂岩、砂质泥岩及第四系黄土、砂土及砂卵石层;植被稀少;该区域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要为煤矿开采,尤其是峙峰山村、窑子头村、碗窑村南、吴家窑村北西区域,强烈采煤活动已经造成了大面积的采空,极易发生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但随着近几年采煤沉陷区搬迁工作,该区域内受采煤沉陷的村庄已大部分都搬;其次为道路修建,修建210省道时进行了大量的削坡、开挖坡脚,造成坡体稳定性降低,在降水、冻融及风化作用下极易发生掉块、崩塌威胁路上行人及车辆交通安全

二、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

1、西部山前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中易发亚区B1

该区域范围包括怀仁西北与大同接壤区域,小磨村以西,北窑子头以北区域;西山区域王卞庄村以南,楼子沟村以北清凉山一带;西山东山村以南,吴家窑以北区域以及边山地带。整体呈不规则状。面积79.6km2,分布灾害隐患点共3处,其中崩塌1处、滑坡1处、泥石流1处。该区域地貌上为侵蚀剥蚀中山区;地层岩性上北窑子头以北出露岩层为侏罗系砂岩,王卞庄以南及清凉寺一带为二叠系砂岩、砂质泥岩以及石炭系砂岩,边山条带状区域出露岩层为奥陶系、寒武系灰岩以及太古界变质岩,仅在红山峪以北区域见薄层黄土覆盖;植被稀少;边山地带大型构造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要表现为边山地带人工采砂采石,大量采石形成高陡岩质坡体,在降水、风化作用下,会形成不良地质体;其次有修路切坡,极易造成陡坡、陡崖,如南部苑马公路,在降水或冻融期易发生崩塌。

2、东南部泥石流中易发亚区(B2

该区域包括怀仁东南部河头乡黄土坡、甲车沟至峪村区域,整体呈不规则状。面积为30km2,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处,为泥石流。该区域地貌上为侵蚀剥蚀中山区;层岩性为太古界变质岩,风化严重,上部有薄层黄土覆盖;植被稀少;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要表现为人工采砂采石,采石活动造成了大量废渣碎石堆积于沟道内,堵塞河道,在暴雨作用下易引发泥石流。

三、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

该区域范围主要为怀仁中部广阔面积的冲洪积平原区域,面积共1046.9km2,占全总面积84.84%。该区域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处,为地面不均匀沉降。该区域地貌上为冲洪积平原区,地形起伏不大;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黄土、砂土,植被发育茂盛;构造不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要为农业耕种。该区域地下水埋深较浅,遇丰水年或其他原因,局部地势较低区域可能会出现地下水上升现象,有可能或引发地面沉降地质灾害。

第三节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1、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工作基本完成

怀仁市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工作主要分个阶段。2003年开展完成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2018年开展完成了《山西省怀仁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详细查明了全区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形成条件、分布特征和危害程度,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怀仁市自然资源局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及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进一步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避免和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坚持开展三查制度

怀仁市自然资源局已建立三查制度,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近两年主要由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单位完成。对全市乡镇及厂矿企业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汛前进行全面排查,了解基本情况,对潜在危害提出防治措施;汛期对重点地区、危险区及重大地质灾害点进行巡查,重点检查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汛后进行核查,了解防治措施完成情况及新发生地质灾害情况和数量、造成的损失情况等。

3、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

完成了级、乡镇级和村组级(厂矿企业)群测群防知识培训工作,培训对象包括属有关部门、乡镇党委、矿山企业负责人和乡镇工作人员、同时也包括具有地质灾害防灾任务的村组干部及监测人员。通过培训,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政策水平,增强了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成立了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政府办、财政、土、建设、交通、水利、教育、地震、卫生、环保、安监、气象、民政等部门参加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

初步组建了应急抢险机构,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组建了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小分队,为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提供了组织保障;

防灾制度基本完善和落实,每年都编制有《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坚持不定期的巡查和应急调查制度,各有关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雨季深入重点乡镇和村庄,进行地质灾害巡查、检查,保证了重要灾害点监测预警工作的有效开展。

5、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基本建成,防灾减灾已见成效

建立了级、乡(镇)级、村(厂矿)级、三级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与各乡镇、城建局、交通局、教育局等单位和部门分别签订了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书,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员网络图,确定了地质灾害三级监测责任人及其监测范围,逐一落实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责任人,明确了监测任务和应急抢险措施,保证级、乡(镇)级、村(厂矿)级、三级联动,使每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在汛期24小时有人监测,把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20166怀仁国土资源局在全县32处(2013怀仁市核查结果)地质灾害隐患点聘请了专职监测员,使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实现了全覆盖2014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怀仁市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成以来,监测员共发现地质灾害安全隐患5起,预防地质灾害1起,全人为地质灾害连续十年实现了零伤亡

6、开展了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评价工作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开展了建设项目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有效的避免和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二、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程

2007年以来,怀仁市陆续开展了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对新家园乡、吴家窑镇及何家堡乡受地质灾害威胁的13村庄进行部分或全部搬迁共搬迁户数5804户、14477

20093月对吴家窑镇陶瓷厂及碗窑村一带进行了采空区勘察工作,4-5月完成了采空区应急治理工程,对采空区进行灌浆充填,阻止了陶瓷厂厂区内地面塌陷的发展。目前吴家窑镇陶瓷厂未发现新的地面塌陷,厂区生产正常有序。

201310月对小峪沟支沟小官沟泥石流进行了工程生物治理,消除了小峪沟支沟小官沟泥石流对小峪村及小峪煤矿的安全隐患,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治理工程已投入使用7

20156月对清凉寺地藏殿后的高陡斜坡进行了工程治理,消除了斜坡发生崩塌滑坡的安全隐患,有力地保护了寺庙内人员及旅游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现斜坡处于稳定状态。

20186月对清凉寺入口处的高陡斜坡进行了工程治理,消除了斜坡发生崩塌滑坡的安全隐患,有力地保护了旅游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现斜坡处于稳定状态。

20187—11月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及其它社会资金共投资5628.585794万元对怀仁市5个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分别为怀仁县峙峰山煤业土地复垦项目、怀仁县大同煤矿集团挖金湾虎龙沟煤业土地复垦项目、怀仁县峙峰山吴家窑煤业土地复垦项目、怀仁县中能芦子沟煤业土地复垦项目、怀仁县南窑晋通砂石煤业土地复垦项目、怀仁中能芦子沟何家堡煤业土地复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538.3897公顷有效的保护和修复了当地矿山生态环境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怀仁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仍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减灾防灾的需求,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

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缺乏全面系统的基础调查资料,尤其缺少高精度的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如缺少大比例尺的卫星遥感资料,调查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新;

2、地质灾害监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灾害监测水平较低,专业监测手段和相应的技术设备未普及相对较缺少,应急反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地质灾害监测机构尚不完善、地质环境管理人员缺乏;

4、一些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亟待采取工程措施等进行治理。

5、进一步加大重大地质灾害治理资金投入。怀仁市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基础较弱,地质监测机构的工作经费也应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同时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手段落后。

6、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有待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有待提高。

7、当地受灾群众配合不够积极,使得搬迁防治工作得不到及时落实。

第四节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一、自然致灾因素趋势预测

据调查统计,怀仁市以自然因素为主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为泥石流,境内特殊的地形地貌为泥石流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沿泥石流沟因岩石自然风化的松散物和人工堆积的废渣,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如果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形成泥石流。

怀仁市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县城西部新家园的小峪口沟谷、何家堡乡的羊圈沟沟谷及东南部的河头乡甲车沟内。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水土流失程度呈减弱趋势,一定程度上泥石流物源逐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2007年以来,怀仁市开展了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逐渐减少。如羊圈沟村全部居民已搬迁,使羊圈沟村的常住人口不断减少,受威胁人数也在不断减少。小峪沟上游东山村居民已大部分搬迁,东山村至小峪煤矿段泥石流沟谷已进行治理。但据野外现场调查,部分沟中废弃矿渣及私自乱开挖后的堆放物仍在逐渐增加,如河头乡甲车沟内部分沟道堵塞现象较严重,部分地段下大雨之后形成堰塞湖。本区3条沟谷均为中易发泥石流沟谷。预计未来羊圈沟、小峪沟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危害将进一步降低,但河头乡甲车沟未来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危害将进一步增强。

二、矿山开采及其它人类工程因素趋势预测

1、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经过煤矿资源整合后,怀仁市现存煤矿还有11座。2013年以前这些矿山大规模的开采已经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并引发了大量的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近几年来由于煤炭市场的疲软及部分煤矿的资源枯竭,怀仁市部分煤矿的开采活动有所减弱,采矿时停时采。但是采空地面塌陷往往滞后于地下采煤2-5年。而且,该灾害的活动期都很长,一般需30-50年才能逐渐稳定。预计在规划期内,怀仁市西部山区地面塌陷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处于不稳定状态,也是今后一时期矿山地质灾害多发区。

2修建道路切坡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近年来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修路切坡,常形成高陡边坡,但受公路等级的限制,除高速公路外,其他低等级公路边坡防护差甚至没有边坡,边坡稳定性差,常发生边坡坍塌事件,这些地区仍然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多发区。预计规划期内清王线、何家堡乡公路、吴家窑镇左砂公路两侧有可能引发新的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

3、建房切坡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山区居民建筑多是依山而建,建筑开挖形成的不稳定边坡在强降雨等因素作用下有可能发生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山区近年来的避让搬迁工作山区依坡而居的居民逐渐减少,因此,建房切坡引发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逐渐减小

4、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怀仁市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中部冲洪积平原区,该区处于洪涛山山前洪积扇与桑干河冲洪积平原的交接地带,桑干河上游二大支流鹅毛口河和大峪河的河间地带,为西部山前洪积扇中地下水的溢出地带,地下水丰富,且潜水位埋藏较浅。随着年降雨量的明显增加,大气降水垂直渗透补给量、洪积倾斜平原侧向以及地表水系补给量明显增加,引起中部平原区地下水位抬升。近几年来,黎寨村不均匀地面沉降较为严重,沉降速率明显加快,从2016 12 月至 2017 2 月期间,区平均沉降量为 26.8mm,最大沉降量达 81.9mm,严重威胁着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不均匀地面沉降的发生发展与区内的降雨量、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特殊岩土等因素息息相关,各种因素之间又相互作用,复合叠加,而其中最主要的诱发因素是地下水位抬升软化、浸泡地基所致,次要因素为季节性冻土的融沉、冻胀作用。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导向,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实施意见》,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目标,进一步全面提升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预报、治理与防治决策的技术水平,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方面整体达到或接近国家的先进水平,形成比较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体系,显著提高地质灾害防治领域高新技术含量;显著提高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准确率;全面提升全地质灾害防御能力,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第二节基本原则

一、坚持分级负责、明确防治主体责任的原则

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要明确怀仁市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做到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人员共同参与,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要变被动应急救灾为积极主动防灾减灾,科学运用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手段,有效规避灾害风险。

三、坚持专群结合、群测群防的原则

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怀仁市自然资源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并紧紧依靠广大基层群众,最大限度的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协助,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坚持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引发、谁治理原则,是促进各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对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应明确防灾责任单位,切实落实防范治理责任。

五、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

从地质灾害威胁严重、危险性大的受灾对象入手,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综合治理工作。统筹考虑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城镇化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布局、村庄受灾等情况,加快推进各项综合治理及搬迁工作。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要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和怀仁城经济发展相衔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按照早动员、早部署、早防范、早准备的要求,把每一项防灾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进一步提高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使受灾群众的居住条件、生活质量等得到明显改善,让更多受灾群众分享到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不断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第三节  规划目标

规划期间,完成全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灾害调查任务,全面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的基本情况;基本完成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对其他隐患点,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到2025年,全面建成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基本消除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使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具体目标如下:

12021—2022

1)继续调整完善已经建立的政府总负责,发改、国土、规划、建设、水利、林业、交通和乡(镇)等部门单位分工协作配合的地质灾害防治运作机制,各责任人有变动的及时修改补充,明确相关企业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负责的责任机制;

2)继续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进一步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建立突发地质灾害应急体系,设置专业监测点2个;

3)定期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和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工作;

4积极争取地质环境治理资金,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选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危险性高的地质灾害点3处进行治理(附表2),对1(见附表2)泥石流地质灾害点进行工程生物治理2(见附表2)受地质灾害危害的村庄实施搬迁,并解决村庄吃水问题

22023—2025

1根据灾害发展演化状况及时补充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专业监测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

2)继续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建立完善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体系,

3积极争取地质环境治理资金,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选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危险性高的地质灾害点3处进行治理(附表2),对1(见附表2)受地质灾害危害的村庄实施搬迁,并解决村庄吃水问题。

4使目前查明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80%以上。


第三章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

第一节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根据怀仁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区域发育强度的特点、人类工程建设和经济活动强度,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朔州市及怀仁市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等进行综合分析,将怀仁市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划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共分为3个大区、4个亚区。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在怀仁北部、西部等区域,涉及到的乡镇有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总面积约96.23km2,占全区面积的7.8%。地形地貌较复杂,岩性基本涵盖了怀仁所有岩性,被第四系黄土大面积覆盖;区内人口较为密集,人口流动较频繁。该区城镇化建设速度较快,分布有公路、铁路、城镇建筑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煤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质灾害发育。区内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21个。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及地面塌陷为主,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共威胁区内565人(不包括流动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财产达2125.3万元。

在该区规划近期防治的灾害点有7分别为HRT022HRB012HRB017HRX006HRX007HRX008HRT025,防治措施主要有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等

二、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次重点防治区面积共90.87km2,区内有3处地质灾害隐患,分布较零散,分为两个亚区:西山边山地带亚区(1)、东山黄土坡下峪亚区(2)。

1、西部山前崩塌、泥石流次重点防治亚区(Ⅱ1

本区位于境西部重点防治区外围、东部部分区域,涉及乡镇为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金沙滩镇,总面积约60.87km2,区内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灾害类型小型崩塌及特大型泥石流。共威胁区内1320人(不包括流动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财产达1535.0万元。

在该区规划近期防治的灾害点有1HRB011威胁对象为左砂公路车辆安全,可采取警示避让、工程治理等措施以做好防治工作。

2、东南部泥石流次重点防治亚区(Ⅱ2

位于怀仁市东南部河头乡下峪村以东,面积30.00km2。区内发育泥石流1处。在该区规划近期防治的灾害点有1HRN029

防治措施:采用群测群防、监测和工程治理。严禁在甲车沟内私挖乱采,沟内采石场严格按开采设计进行开采。重点防护对象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危险地段设立警示牌。建议在山区采取植树种草,强化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三、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怀仁市东西山之间中部广大冲洪积平原区,面积1046.9km2。该区属冲洪积平原地貌,地势平坦,区内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房屋建设、地下水开采等。区内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为云东街道办事处黎寨村地面不均匀沉降,规模为中型,险情为型。共威胁区内1604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财产达300.0万元。该点为重点防治对象,建议近期按排搬迁避让。

第二节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一、基础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1、地质灾害防治培训,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乡(镇)、村(厂矿)等有关负责人、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及部分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培训。

2、每年进行一次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工作,核实已有地质灾害点发展情况,查明新地质灾害点的发育情况,及时更新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

二、监测预警工程

1、在本规划期内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做到有监测站、乡(镇)有负责人、村有具体责任人,每个隐患点有监测人,并配备简便实用的监测预警设备。做到怀仁市境内的各矿山企业有自己的监测体系,有具体负责人,对本矿区及周边影响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专人监测。

2、在规划期内选择危险性大、危害程度严重的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普适性监测。部署地质灾害监测点2个,其中滑坡监测点1个,泥石流监测点1个(见附表3)。

3、在规划期内怀仁市自然资源局应每年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进行1-2次实际演练;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明确应急指挥人员组成与职责分工;配置专门的应急装备。

4、在近期规划期内,不断更新完善地质灾害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主体,交通、水利、教育和旅游、建设、安监等部门应对公路沿线、中小学校区、旅游景区、房屋建设工地、村庄周边高边坡建房、各矿山企业等突发地质灾害负责任,并相应组织好对上述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排查工作。

三、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程

根据怀仁市地质灾害灾情,优先安排对人居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大、危害重、治理效益显著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021—2022年安排搬迁避让工程2项,投资总估算420万元。拟避让搬迁村庄分别为东山村和黎寨村,拟搬迁165户、320人。2023—2025年安排搬迁避让工程1项,投资总估算100万元。拟避让搬迁村庄为芦子沟村,拟搬迁5户、20人。具体情况见附表2

四、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2021—2022年安排地质灾害治理工程4项,投资总估算1000万元(见附表2)。

1、左砂公路怀仁市段治理工程:灾害类型3崩塌;防治方式为工程治理主要为清理崩塌体,挂网防护;投资估算300万元;投资主体为怀仁市公路段。

2、下峪村东南甲车沟泥石流治理工程:灾害类型滑坡、崩塌、泥石流;防治方式为工程治理和生态恢复;投资估算700万元;投资主体为申请省市级政府财政资金为主县政府配套为辅。

2023—2025年安排地质灾害治理工程3项,投资总估算410万元。

公路王卞庄村段以西怀仁市境内治理工程: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3;防治方式为工程治理;投资估算410万元;投资主体为怀仁市交通局。

避让搬迁项目在规划实施时,应进行详细的调查工作,准确确定合理的搬迁户数与人数。工程治理项目在规划实施时,按有关规范进行项目的勘察、设计,准确确定治理工程方案和工程量。

第三节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怀仁市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及实际需要概算,规划期内全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共计2850万元。其中基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240万元;监测预警工程防治经费680万元;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经费520万元;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金1410万元。各项防治经费如下:

一、基础地质灾害防治经费

1、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经费60万元;

2、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调查经费120万元;

3、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60万元;

二、监测预警工程防治经费

1、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经费100万元;

2、专业监测点建设经费360万元;

3、群测群防监测网络经费100万元;

4、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资金经费120万元。

三、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经费:520万元

四、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经费:1410万元

第四节  治理工程效益分析

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是地质灾害隐患区人民的民心所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首先怀仁市西部山区地质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灾区人民受着恶劣的环境和地质灾害隐患的双重困扰,地质灾害防治搬迁工程至少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庄从此摆脱了较为恶劣的生存、生活条件,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爱护,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再者,村庄房屋裂缝,使百姓处于一种担惊受怕的生活状态中,严重影响了隐患区百姓的安居乐业。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逐步使受灾害威胁的村庄得到搬迁或隐患体得到治理,使受灾群众彻底摆脱了灾害威胁的危险状况、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总之,规划期10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的实施将使隐患区居民摆脱地质灾害危险性、改善生存条件,必将产生深远的社会效益。

规划期10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实施将会使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造成的恶劣的地质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对搬迁后村址实施土地复垦、生态重建等工程可大大改善原受灾区的环境条件;同时,本规划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区恢复治理工作的展开,将会使怀仁市自然生态环境与景观得到较大的恢复与改善,为环境友好型的和谐怀仁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章  规划实施保证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证措施

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县、乡(镇、街办)、村(矿山)三级主要领导负责制,统一管理、分工负责。要将规划目标和防治任务分解为具体的年度计划,实行年度考核和评价。

二、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城市发展、交通、国土、水利、旅游等相关规划,修订完善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政府批准后公布,并纳入怀仁市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支出预算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三、建立相关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措施和监管三到位。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水利、交通、建设、安全生产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规划》全面实施。

四、建立责任追究和奖励制度,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要给予直接责任人和其他间接责任人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及时提供地质灾害前兆信息,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和在防治工作中做出重大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五、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全民防灾自救意识。采取电视、广播、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重要性,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知识。当前,要把宣传的重点放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基层农村乡镇。

六、逐步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对各种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的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因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第二节  资金保证措施

怀仁市财政部门要把基础性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当年预算,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及时有效的勘查与治理,保障地质灾害工作日常监测和巡查、详查、排查经费资金,保障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所需资金。

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坚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确需治理的,防治经费由国家、政府承担;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由责任单位承担。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与水利建设、交通建设、新农村建设、防汛抗旱、资源开发等结合起来,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第三节  建设管理措施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执法力度。

第四节  技术保证措施

一、充实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力量,加强在职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门人才引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监管水平和专业素质。对重点防治区内乡镇、村负责人进行培训,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知识,提升监测技术含量,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处理水平,提高监测预报成功率。

二、利用地勘队伍人才和技术优势,鼓励各地勘单位积极参与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提高地质灾害调查、勘查、危险性评估、设计、施工、监测等综合能力。


第五章  附  则

本《规划》经怀仁市人民政府批准后颁布实施,自批准之日起生效,由怀仁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本《规划》原则上每5年修编1次。


附表1

怀仁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序号

统一编号(HR)

位置

所属乡镇

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

威胁对象

诱发因素

威胁人数

威胁财产(万元)

灾害规模

稳定性

险情等级

防治措施

危险性分级

1

140624040004

吴家窑村

吴家窑镇

地面

塌陷

威胁房屋51

煤矿开采

85

88.0

小型

小型

监测、避让

中等

2

140624020003

左砂公路南天门处

吴家窑镇

崩塌

威胁左砂公路100m

修路切坡

26.0

小型

较差

小型

监测、工程

3

140624020004

碗窑村南500m

吴家窑镇

崩塌

威胁左砂公路500m

修路切坡

39.6

小型

小型

监测、工程

中等

4

140624019825

吴家窑镇政府对面

吴家窑镇

滑坡

威胁坡脚2户住户

切坡、降雨、风化

8

50.0

小型

较差

小型

监测、避让

5

140624020006

吴家窑村砂石矿北200m

吴家窑镇

崩塌

威胁左砂公路60m

修路切坡

25.2

小型

较差

小型

监测、工程

6

140624020005

吴家窑村峙吴煤业门牌楼后

吴家窑镇

崩塌

威胁乡道30m

修路切坡

21.2

小型

小型

监测、工程

中等

7

140624040007

东山村

吴家窑镇

地面

塌陷

威胁房屋15间、影响耕地150

煤矿开采

15

75.0

中型

小型

监测、避让

中等

8

140624040005

峙峰山村

吴家窑镇

地面塌陷

威胁房屋100

煤矿开采

115

72.0

中型

中型

监测、避让

9

140624030002

小峪口沟

新家园乡

泥石流

威胁小峪村及小峪口村部分村民,破坏影响耕地1000

暴雨

1320

1509.0

大型

较差

特大型

监测、生物

10

140624040011

小峪新村

新家园乡

地面塌陷

毁坏房屋160间,威胁房屋150

煤矿开采

300

262.0

小型

中型

监测、避让

11

140624019824

小峪煤矿明白楼后山坡

新家园乡

滑坡

威胁坡脚一幢明白楼、住户48

切坡、降雨、风化

86

103.0

小型

小型

监测、工程

中等

12

140624040009

芦子沟村

何家堡乡

地面塌陷

威胁房屋15

煤矿开采

15

12.0

中型

小型

监测、避让

中等

13

140624027909

王卞庄村南公路

何家堡乡

崩塌

威胁鹅左公路300m

修路切坡

88.0

中型

小型

监测、工程

中等

14

140624019827

王卞庄村西500m

何家堡乡

滑坡

威胁鹅左公路50m

修路切坡

33.0

小型

小型

监测、工程

中等

15

140624019826

王卞庄村西150m

何家堡乡

滑坡

威胁鹅左公路120m

修路切坡

48.4

中型

小型

监测、工程

中等

16

140624040001

王卞庄村

何家堡乡

地面塌陷

威胁窑洞150间,破坏影响耕地200

煤矿开采

43

280.0

中型

小型

监测、避让

中等

17

140624020002

北窑子头村南

何家堡乡

崩塌

威胁鹅左公路100m

修路切坡

44.0

小型

较差

小型

监测、工程

18

140624030003

羊圈沟村

何家堡乡

泥石流

威胁一座柴沟煤业办公楼

暴雨

30

500.0

中型

较差

中型

监测、避让

中等

19

140624020001

王卞庄村东500m

何家堡乡

崩塌

威胁鹅左公路200m

修路切坡

36.3

小型

较差

小型

监测、工程

20

140624040002

北窑子头村

何家堡乡

地面塌陷

威胁住户11户、房屋55

煤矿开采

65

220.0

小型

较差

小型

监测、避让

21

140624020007

北窑子头村东公路边

何家堡乡

崩塌

威胁鹅左公路80m

修路切坡

39.6

小型

较差

小型

监测、工程

22

140624010001

王卞庄村西800m

何家堡乡

滑坡

威胁鹅左公路80m

修路切坡

39.6

小型

小型

监测、工程

中等

23

140624010002

清王线清凉寺西北1km

何家堡乡

滑坡

威胁清(凉寺)王(卞庄)线120m

修路切坡

48.4

小型

小型

监测、工程

中等

24

140624070001

黎寨村

云东街道办事处

不均匀沉降

毁坏414户房屋约2070

地下水位上升

400

300.0

大型

中型

监测、避让

25

140624030001

下峪村

河头乡

泥石流

威胁沟道内两户养殖户,下游张家堡村北部部分居民以及沿河耕地

降雨

150

200.0

中型

较差

中型

监测、生物、工程

中等


附表2

怀仁市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及工程治理一览表

序号

防治名称

所在

行政区

险情

等级

防治

方式

投资估算

(万元)

资金筹措方式

防治

分期

1

HRC033

黎寨村不均匀沉降威胁住户约160户、300人避让搬迁工程

云东街道办事处

避让

搬迁

320

由省级投资、市级配套投资、县级配套投资和居民个人出资构成。

2021

2022

2

HRT022

东山5户、20人避让搬迁工程

吴家窑镇

避让

搬迁

100

由省级投资、市级配套投资、县级配套投资和居民个人出资构成。

3

HRN029

下峪村东南甲车沟泥石流

河头乡

中型

工程

治理

700

由省级投资、市级配套投资、县级配套投资构成。

4

HRB011

左砂公路南天门处崩塌治理工程

吴家窑镇

工程

治理

100

怀仁市公路段

5

HRB012

左砂公路碗窑村崩塌治理工程

吴家窑镇

工程

治理

100

怀仁市公路段

6

HRB017

左砂公路砂石矿北200m崩塌治理工程

吴家窑镇

工程

治理

100

怀仁市公路段

7

HRX006

王卞庄村西500m滑坡隐患治理工程

何家堡乡

工程

治理

50

怀仁市交通局

2023

2025

8

HRX008

王卞庄村西150m滑坡隐患治理工程

何家堡乡

工程

治理

200

怀仁市交通局

9

HRX007

王卞庄村西800m滑坡治理工程

何家堡乡

工程

治理

160

怀仁市交通局

10

HRT025

芦子沟5户、20人避让搬迁工程

何家堡乡

避让

搬迁

100

由省级投资、市级配套投资、县级配套投资和居民个人出资构成。


附表3    

怀仁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普适性监测部署一览表

序号

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置

所属乡镇

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

威害对象

监测部署

1

HRN031

羊圈沟村

何家堡乡

泥石流

威胁沟内柴沟煤矿土地复垦公司及下游堆积区

2021—2025

2

HRX0080

王卞庄村西150m

何家堡乡

滑坡隐患

威胁鹅左公路200m

2021-2025


附表4    

怀仁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网络表

一级()

责任人

电话

乡镇

责任人

村庄

(厂矿)

编号

灾害类型

责任人

群测人

张致荣

13934909983

13934919958

吴家窑镇

吴家窑村北

HRT018

地面塌陷

王三宝

李喜佛

峙峰山村

HRT019

地面塌陷

邵永红

杨元斌

左砂公路

南天门处

HRB011

崩塌

左砂公路

碗窑村南

HRB012

崩塌

吴家窑村镇政府对面

HRX014

滑坡

王三宝

李喜佛

吴家窑村砂石

矿北200m

HRB017

崩塌

吴家窑村峙吴煤业门牌楼后

HRB015

崩塌

王三宝

李喜佛

东山村

HRT022

地面塌陷

彭月文

王红伟

新家园

王鹏邦

小峪口村

HRN030

泥石流

彭玉国

彭建平

小峪新村

HRT027

地面塌陷

彭建生

彭建英

小峪煤矿

明白楼后山坡

HRX021

滑坡

谷生明

一级()

责任人

电话

乡镇

责任人

村庄

(厂矿)

编号

灾害类型

责任人

群测人

张致荣

13934909983

13934919958

何家堡乡

王津梁

芦子沟村

HRT025

地面塌陷

孙玉平

孙金婷

王卞庄村南公路

HRX001

崩塌

武少文

王卞庄村西500m

HRX006

滑坡

武少文

王卞庄村西150m

HRX008

滑坡

武少文

王卞庄村

HRT002

地面塌陷

蒋成平

北窑子头村南

HRB004

崩塌

武少文

羊圈沟村

HRN031

泥石流

丰开庆

陈艳强

王卞庄村东500m

HRB003

崩塌

武少文

北窑子头村

HRT005

地面塌陷

马尧文

王银山

北窑子头村东公路边

HRB032

崩塌

武少文

王卞庄村西800m

HRH007

滑坡

武少文

清王线清凉寺西北1km

HRH009

滑坡

武少文

云东街道办事处

安志伟

黎寨村

HRC033

不均匀沉降

贺志勇

河头乡

公冶君

下峪村

HRN029

泥石流

马维龙

马启勇


分区

分区

代号

分区

面积

占百分比(%

分区名称

位置

地质环境条件

灾害发育特征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A1

32.2 

2.61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亚区

怀仁市西北羊圈沟、王卞庄、北窑子头村一带。

地貌上属低中山区,地面高程变化在1250—1300m,相对高差50m。出露地层岩性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中粗砂岩、杂色砂质泥岩;坡顶上覆盖有第四系上更新统亚粘土等。

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其中滑坡3处,崩塌4处,地面塌陷2处,泥石流1处。各灾害点均处于不稳定状态。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公路1.01km205间房屋、132人生命和财产安全。

A2

24.6 

1.99 

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高易发亚区

西山东山村、小峪煤矿、小峪村、楼子沟旧村一带。

地貌上属中山区,地面高程变化在1200—1562m,相对高差362m。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石炭系山西组和太原组;坡顶上覆盖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

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其中地面塌陷3处,滑坡1处。地质灾害预计经济损失452万元,威胁180间房屋、一栋6层楼、林地耕地1150亩,216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等。

A3

20.7 

1.68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亚区

吴家窑镇,主要为吴家窑、碗窑、峙峰山、窑子头村一带。

地表高程变化在1200-1460m,相对高差260m。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有奥陶系石灰岩,石炭系砂岩、石灰岩、砂质泥岩,第四系亚粘土及亚砂土

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其中滑坡1处,地面塌陷2处、崩塌3处。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对左砂公路和部分房屋构成威胁。其中威胁公路0.59km,房屋161,威胁人口211人,威胁资产296万元。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B1

79.6 

6.45 

西部山前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中易发亚区

怀仁市西北与大同接壤区域,小磨村以西,北窑子头以北区域;西山区域王卞庄村以南,楼子沟村以北清凉山一带;西山东山村以南,吴家窑以北区域以及边山地带。

该区属低山地貌。地面标高1150—1476m,相对高差326m。出露地层岩性为太古界集宁群片麻岩、麻理岩,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

区内发育地质灾害3处,其中泥石流1处,崩塌1处,滑坡1处。主要对小峪口村人员生命财产造成威胁。预计经济损失1583.4万元,威胁500间房屋,公路220m,人口1320人,耕地1000亩。

B2

30.0 

2.43 

东南部泥石流中易发亚区

怀仁市东南部黄土坡、甲车沟区域。

属中山地貌,高程变化在1182-1503m,相对高差321m。出露地层岩性为太古界集宁群片麻岩、麻理岩,第四系上更新统亚砂土和亚粘土。

区内发育泥石流1处。主要对河头乡沟道内养羊户、沟口出口处王庄、张家堡耕地人员生命财产造成威胁。预计经济损失200万元,威胁1000只羊,4名放羊工,耕地5000亩。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C 

1046.9 

84.84 

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怀仁市中部冲洪积平原区域。

该区属冲洪积平原地貌,地势平坦,地面标高950-1000m,相对高差50m。地表覆盖有厚层新生界第四系中上更新统亚粘土和亚砂土,全新统砂砾沉积。

区内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房屋建设、地下水开采等,现状发育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近年来该区部分地段地下水位上升,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地面不均匀沉降。


分区名称

分区代号

分区

面积

灾害点数

防治分期

防治级别

威胁对象

涉及乡镇

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96.23

21

区内安排近期防治点7处,主要为搬迁避让点、工程治理点、专业检测点;其余均为中远期防治点共14处。

二级防治点3处,三级防治点18

区内地质灾害主要为地面塌陷,威胁对象为村庄及耕地;其次为公路边崩塌及滑坡,威胁对象主要为公路过往车辆及行人。

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

群测群防;避让搬迁;鹅左公路一带坡脚修挡墙,左砂公路一带坡体挂防护网。

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1

60.87

2

区内近期防治点1个,为左砂公路南天门处崩塌;中远期防治点1个,为小峪沟泥石流

一级防治点1处,三级防治点1

区内2处地质灾害,一处泥石流,威胁对象为村庄;一处崩塌,威胁对象为公路过往车辆行人。

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

群测群防;坡体挂防护网;清理泥石流沟道内松散堆积物。

2

30.00

1

近期防治点1

二级防治点1

泥石流一处,主要威胁对象为沟内养殖户以及沟口下游耕地。

河头乡。

群测群防;清理泥石流沟道内松散堆积物,并修筑防洪堤。

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1046.90

1

近期防治点1

二级防治点1

地面不均匀沉降一处,主要威胁对象为黎寨村庄。

云中镇、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亲和乡、海北头乡,毛皂镇、河头乡、金沙滩镇、马辛庄乡。

群测群防;避让搬迁。


附表5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表

分区名称

分区代号

分区

面积

灾害点数

防治分期

防治级别

威胁对象

涉及乡镇

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96.23

21

区内安排近期防治点7处,主要为搬迁避让点、工程治理点、专业检测点;其余均为中远期防治点共14处。

二级防治点3处,三级防治点18

区内地质灾害主要为地面塌陷,威胁对象为村庄及耕地;其次为公路边崩塌及滑坡,威胁对象主要为公路过往车辆及行人。

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

群测群防;避让搬迁;鹅左公路一带坡脚修挡墙,左砂公路一带坡体挂防护网。

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1

60.87

2

区内近期防治点1个,为左砂公路南天门处崩塌;中远期防治点1个,为小峪沟泥石流

一级防治点1处,三级防治点1

区内2处地质灾害,一处泥石流,威胁对象为村庄;一处崩塌,威胁对象为公路过往车辆行人。

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

群测群防;坡体挂防护网;清理泥石流沟道内松散堆积物。

2

30.00

1

近期防治点1

二级防治点1

泥石流一处,主要威胁对象为沟内养殖户以及沟口下游耕地。

河头乡。

群测群防;清理泥石流沟道内松散堆积物,并修筑防洪堤。

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1046.90

1

近期防治点1

二级防治点1

地面不均匀沉降一处,主要威胁对象为黎寨村庄。

云中镇、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亲和乡、海北头乡,毛皂镇、河头乡、金沙滩镇、马辛庄乡。

群测群防;避让搬迁。

分区名称

分区代号

分区

面积

灾害点数

防治分期

防治级别

威胁对象

涉及乡镇

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96.23

21

区内安排近期防治点7处,主要为搬迁避让点、工程治理点、专业检测点;其余均为中远期防治点共14处。

二级防治点3处,三级防治点18

区内地质灾害主要为地面塌陷,威胁对象为村庄及耕地;其次为公路边崩塌及滑坡,威胁对象主要为公路过往车辆及行人。

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

群测群防;避让搬迁;鹅左公路一带坡脚修挡墙,左砂公路一带坡体挂防护网。

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1

60.87

2

区内近期防治点1个,为左砂公路南天门处崩塌;中远期防治点1个,为小峪沟泥石流

一级防治点1处,三级防治点1

区内2处地质灾害,一处泥石流,威胁对象为村庄;一处崩塌,威胁对象为公路过往车辆行人。

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

群测群防;坡体挂防护网;清理泥石流沟道内松散堆积物。

2

30.00

1

近期防治点1

二级防治点1

泥石流一处,主要威胁对象为沟内养殖户以及沟口下游耕地。

河头乡。

群测群防;清理泥石流沟道内松散堆积物,并修筑防洪堤。

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1046.90

1

近期防治点1

二级防治点1

地面不均匀沉降一处,主要威胁对象为黎寨村庄。

云中镇、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亲和乡、海北头乡,毛皂镇、河头乡、金沙滩镇、马辛庄乡。

群测群防;避让搬迁。


附表6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说明

分区名称

分区代号

分区

面积

灾害点数

防治分期

防治级别

威胁对象

涉及乡镇

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96.23

21

区内安排近期防治点7处,主要为搬迁避让点、工程治理点、专业检测点;其余均为中远期防治点共14处。

二级防治点3处,三级防治点18

区内地质灾害主要为地面塌陷,威胁对象为村庄及耕地;其次为公路边崩塌及滑坡,威胁对象主要为公路过往车辆及行人。

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

群测群防;避让搬迁;鹅左公路一带坡脚修挡墙,左砂公路一带坡体挂防护网。

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1

60.87

2

区内近期防治点1个,为左砂公路南天门处崩塌;中远期防治点1个,为小峪沟泥石流

一级防治点1处,三级防治点1

区内2处地质灾害,一处泥石流,威胁对象为村庄;一处崩塌,威胁对象为公路过往车辆行人。

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

群测群防;坡体挂防护网;清理泥石流沟道内松散堆积物。

2

30.00

1

近期防治点1

二级防治点1

泥石流一处,主要威胁对象为沟内养殖户以及沟口下游耕地。

河头乡。

群测群防;清理泥石流沟道内松散堆积物,并修筑防洪堤。

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1046.90

1

近期防治点1

二级防治点1

地面不均匀沉降一处,主要威胁对象为黎寨村庄。

云中镇、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吴家窑镇、亲和乡、海北头乡,毛皂镇、河头乡、金沙滩镇、马辛庄乡。

群测群防;避让搬迁。


          相关链接:【图解】关于对《怀仁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的解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主办单位:怀仁市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349-3022560 技术支持: 朔州市电子政务技术小组
晋ICP备18014241号-1 网站标识码 1406240003 晋公网安备 140624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