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市人民政府

怀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怀仁市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5-06 09:24

关联文档:【图解】关于印发《怀仁市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的解读


怀政办发〔2023〕27号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怀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

《怀仁市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怀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怀仁市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怀仁文化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全面扩大怀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模,科学实施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不断完善文旅产业发展机制,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将怀仁打造成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按照《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三批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有关工作的通知》(晋文旅办发〔2023〕35号)指示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省、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围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文化兴市,旅游强市”为工作主线,突出短期效应与长远发展统筹兼顾,全力打造“塞上瓷都·德乡怀仁”文化旅游品牌,努力实现我市文旅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跨越式发展新格局。

二、示范区建设目标

以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线,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构建怀仁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文旅项目、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扩大全市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全市优势产业,力争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创建标准。

三、示范区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怀仁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作为产业发展主方向,促进了县域经济和第三产业快速持续发展,文旅事业成绩斐然:怀仁市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北方日用瓷都”“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羔羊第一县”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这些“称号”不仅仅是怀仁发展文旅事业的响亮名片,更是怀仁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依托。

(一)怀仁市文旅资源概况

怀仁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市域内现有4A级景区金沙滩生态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鲁沟村、文殊菩萨第一道场清凉山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鹅毛河国家水利风景区、清凉山滑雪场和壬山滑雪场2个滑雪场以及羲光农风康养小镇、幻城•漫林岛亲子休闲度假区等众多不同类型的景区景点,山水资源有三山(清凉山、两狼山、龙首山)七河(桑干河、鹅毛河、清凉河、磨道河、大峪河、口泉河、金沙河),此外,市区内还建有休闲活动广场15个、人民公园1个、湿地公园3个、森林公园2个。

2、历史文物资源:怀仁拥有万年文明史、千年建置史,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市域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23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何家堡乡清凉山华严寺砖塔、云中镇鹅毛口新石器遗址、金沙滩汉墓群、云中镇丹扬王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亲和乡南小寨永宁寺、河头乡王皓疃古堡遗址、云中镇石井龙王庙、海北头乡西安堡古堡遗址、金沙滩镇刘宴庄崔府君庙、马辛庄乡马庄龙王庙、何家堡乡磨道河李氏民宅、毛皂镇温庄古城梁遗址、金沙滩镇日中城址、河头乡东昌城址、河头乡下峪遗址、何家堡乡清凉山僧人墓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未定级的258处。其中古建筑115处、古墓葬31处、古遗址160处、近现代重要遗迹15处、其他2处。古建筑和古遗址占多数,分布在全市8个乡镇3个街道。怀仁市馆藏各类文物13816/160套,其中二级文物3件/3套,三级文物109件/31套,一般文物13704件/126套,现均存放在市图书馆一层新建的小型博物馆中。典型的出土文物有汉代八乳博局纹铜镜、元代钧窑天青釉瓷碗、汉代“千秋万岁”绳纹筒瓦等,均是弥足珍贵的精品。

3、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怀仁(春节)大旺火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省级非遗项目(怀仁陶瓷)1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1项、县级非遗80余项,传承人12人。非遗种类涉及传统技艺、传统美食、传统美术等多个种类。

4、其他与文旅产业相关资源:工业资源有“日用陶瓷”,农牧业资源有小杂粮种植、设施农业和肉羊养殖与加工等等。

在怀仁如此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中,尤以“金沙滩古战场”与“怀仁陶瓷”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颇高的知名度,“怀仁羔羊肉”在华北地区也具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

(二)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1、公共文化产业基本情况:怀仁市建有图书馆、文化馆2处市级文化场馆,全市三镇五乡三个街道办事处132个行政村全部建有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基本能够满足群众日常开展活动的需要。近年来,积极适应“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的新要求,强力推进完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和基层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夯实了服务组织基础。同时我市公共文化机构积极组织举办公益文化培训、文艺演出、戏曲进校园、送戏下乡、全民阅读、书画展览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充分发挥了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和推进文化事业的主导引领作用。

2、旅游产业基本情况:目前怀仁市共有4A级景区1个(金沙滩生态旅游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鹅毛河国家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4个(口泉河国家湿地公园、鹅毛河湿地公园、金沙滩湿地公园、磨道河湿地公园)、滑雪场2个(清凉山滑雪场、壬山滑雪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鲁沟村)、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鲁沟村)、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鲁沟村、河头枸杞园)、山西省特色人家1个(河头的艺海农家院)、长城人家13个(第一批3家、第二批5家、第三批5家)、朔州市“旅游餐饮推荐单位”14家、山西省特色商品购物示范区1个(怀仁海宁皮革城),还有旅行总社1家、分社1家、营业网点22家,酒店、宾馆200多家,接待床位6000多个,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

此外,怀仁市通过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先后完成了火车东站旅游集散中心、市图书馆四层的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10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0处游客服务点、30多处旅游志愿者服务站等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同时还完成了全市各主要进入点通往各主要景区道路的100多块导向牌及高速路口、主要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等重点位置部分全域全景图标牌的制作安装,全面美化和规范了全市旅游标识系统,也为怀仁文旅融合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

(三)区位优势及国土规划空间格局

怀仁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全市面积1234平方公里,下设八个乡镇三个街道办事处,132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

怀仁地处晋、冀、蒙交界处,背靠大同,面向朔州、太原,毗邻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乌大张“金三角”合作区,是晋冀蒙经济文化汇通的重要通道和溢出产业的重要承接地。怀仁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晋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境内铁路公路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大西高铁、大张高铁的开通,为怀仁市融入京津冀2小时经济圈提供了便利和条件。

《怀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规划说明书》中关于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合理配置文化旅游发展所需的各类空间资源,在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市域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古城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层次的空间上,划定了明确保护开发标准,并规划筛选出富有文化旅游开发价值的7大水系、7座古塔、5大遗址、4大景区、3大湿地公园、2大商贸旅游群、1个全国最美乡村,构建起“7754321”的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同时坚持规划保护与开发建设并重,深入挖掘怀仁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地方特色旅游,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布局,以山水林木、历史文化、非遗传承、现代农业、休闲康养、乡村体验等资源为依托,打造“一核一廊、两带四区”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四)政府政策支持情况

1、财政资金支持情况:怀仁市始终高度重视文旅产业的建设工作,每年设立充足的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旅游项目产品开发与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园区建设等,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占到财政收入的5%以上,且创建期间年均增幅达到10%以上。同时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怀仁市持续加大资金力度,怀仁市文化和旅游局还特别设立了公共文化服务和文物保护等专项资金,近三年全市文化旅游专项投入超4亿元,为怀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2、建设用地供应情况:近年来,怀仁市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全力保障全市文旅旅游产业发展用地。一是优先保障计划指标。对金沙滩生态旅游区、清凉山旅游景区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以及符合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的相关项目,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时报批新增建设用地。二是鼓励集约节约用地。对使用荒山、荒地、荒滩及石漠化土地建设的文化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三是差别化供应建设用地。文化旅游相关建设项目用地,用途单一且符合法定划拨范围的,采取划拨方式供应。

3、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在怀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朔州市文旅局和怀仁市人才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引入并组建起了包含12名专家在内的怀仁市文化旅游专家智库,为我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科学决策、理论研究和专业指导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同时还积极组织我市文旅行业从业人员,多次开展了关于文旅行业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文化旅游服务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了我市文旅行业队伍建设和服务质量水平。

四、建设思路及目标

怀仁市将以道路交通为基础骨架,以城区、景区、河流、古堡、小镇、乡村、产业园为节点,构建“一核引领、一廊联通、两带延伸、四区支撑”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一核引领

“一核”指怀仁市城区文化旅游休闲集聚核。以城区的金沙滩项目群为载体,向北至海宁皮革城,向南达怀应线,进一步完善其文化旅游休闲、夜间消费功能,增强城市文旅休闲核心吸引力,做大做强文化休闲、文旅消费新业态。

(二)一廊联通

“一廊”指口泉河生态旅游走廊。以口泉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依托,沿河建设风景道、骑行绿道,沿途布设旅游驿站、旅游厕所、观景平台、自驾车营地等旅游服务设施,北延至大同市云冈区,打造一条怀仁至大同的引客新通道、生态新廊道、滨水漫游道,构筑区域联动新格局。

(三)两带延伸

“两带”指鹅毛河康养度假带和磨道河城郊休闲带。

鹅毛河康养度假带:以鹅毛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依托,以羲光农风文旅康养小镇、幻城·漫林岛亲子度假旅游区为建设重点,整合东作里、陈庄、清泉等乡村资源,发展膳食康养、运动康养、中医康养、温泉康养、田园康养、康复康疗等业态,培育成为“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的重要项目承载区。

磨道河城郊休闲带:以令公塔、令公湖、天波湖、忠义湖、翰林湖、金水湖、金沙湖、玉龙潭、湿地公园为载体,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城乡居民为宗旨,围绕磨道河两岸,通过郊野公园、运动公园、营地、民宿等项目的打造,构建服务于城乡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的主客共享休闲空间。

(四)四区支撑

四区指西部的山地生态旅游片区、中部的金沙滩边塞军事文化旅游片区、南部的陶瓷工业旅游片区和东部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片区。

西部山地生态旅游片区:以清凉山和两狼山为核心,是怀仁西部的生态屏障,此区整体以生态为基础,打造清凉胜景生态休闲游。清凉山依托文殊菩萨道场、辽代古塔等历史遗存,在生态休闲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宗教祈福游。两狼山依托朝阳洞、李陵碑、寄骨寺、雕窝寺等历史遗迹资源,依托辽金时代最早的陶瓷生产遗址、油滴釉碗生产技艺,依托拳术、武术习俗等,在生态休闲旅游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边塞军事科考旅游、杨家将文化旅游、陶瓷研学旅游和民俗风情旅游。

中部金沙滩边塞军事文化旅游片区:以金沙滩生态旅游区为核心,以凸显杨家将忠孝节勇精神为内核,融合边塞军事文化、民族融合文化、佛寺宗教文化等元素,充分发挥 4A 级旅游景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向西联动两狼山、向东联动磨道河,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集文化观光、历史科考、古战争体验、民俗休闲、影视拍摄为一体的边塞军事文化观光旅游胜地、文化影视基地。

南部陶瓷工业旅游片区:以金沙滩镇、新家园镇的陶瓷产业园区为依托,在体系化、规模化、精品化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怀仁窑的千年历史底蕴,高标准建设陶瓷小镇,打造陶瓷文化产业园区,以文化赋能工业,以产品支撑品质,以旅游彰显品牌,积极锻造怀仁文旅靓丽新名片,形成具有陶瓷行业示范效应的工业旅游示范区、产业转型融合区和文创研学创新区。

东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片区:依托怀仁东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种养殖产业基础好的优势,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指引下,进一步壮大发展以早熟油桃、草莓、樱桃、葡萄、芝麻蜜香瓜、枸杞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以肉羊育肥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同时实现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借助鲁沟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西安堡、王皓疃古堡文物修缮等基础上,联动广大乡村,以点带线,构筑成网,将东部区域打造为现代农业产业区、三产融合发展区和乡村振兴样板区。

五、重点建设任务与举措

一是积极推进产旅融合发展模式。着力推动全市旅游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全面促进区域整体价值的提升,同时以旅游业为中心,结合农业、工业、商贸物流等传统产业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要素配置,延长全产业链条,开辟旅游业发展新空间,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劲动力。

二是重点推进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充分结合金沙滩生态旅游区“两权分离”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经验,重点推进清凉山生态旅游景区等其他主要旅游景区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体制机制改革,从而实现景区专业化、公司化、市场化运营与文旅业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提高服务效能和普惠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展览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作用,持续完善城乡共享共用、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是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全面梳理我市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民间传说、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善于将塞北特色文化、民族融合、陶瓷历史文化和悠久开放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化创新优势。深入挖掘怀仁历史文化内涵,创作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精品力作,进一步弘扬“中国德乡、天下怀仁”“怀德怀礼、怀善怀义”的人文精神。

五是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和壮大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完善文化市场准入、运行、竞争和退出机制。落实国家关于民间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探索文化与科技、陶瓷、旅游、传统村落的融合发展道路,加快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

六是完善文化旅游产业格局。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深入推进全域示范区建设,以山水林木、历史文化、现代农业、乡村体验等资源为依托,以金沙滩边塞文化、清凉山佛教文化、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为特色,发展集休闲旅游、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体验旅游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旅游新格局,深度融入晋北旅游圈。同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引领,加强乡村生态体系建设,带动美丽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面向京津冀的旅游休闲避暑圣地。

七是积极开发独具特色的文旅产品。实施“旅游+”战略,推进旅游与文化、工业、农业、科技、教育等融合发展,开发多业态、多元化旅游产品。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冰雪旅游,推动体育运动、健身休闲、养生度假、文化创意、商务会展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同时重点持续打造“游山西·读历史”研学旅游产品,依托杨家将浴血金沙滩传说、金沙滩古战场、两狼山宋辽遗存遗迹、剧阳城遗址、日中城遗址、温庄古城遗址、西安堡、王皓疃堡,以及黄花梁汉墓群、北魏丹阳王墓等,打造历史文化和边塞军事文化研学旅游产品;依托小峪口古陶瓷遗址、吴家窑古陶瓷遗址、张瓦沟古陶瓷遗址、陶瓷小镇、黑釉陶瓷窑变技艺、刻瓷艺术,发展陶瓷工业研学旅游产品;依托糖干炉饼制作、红瓦盆制作、冷兵器制作、剪纸、刺绣、面塑等,发展非遗技艺研学旅游产品;依托设施农业、田园综合体、特色种养殖园,发展农牧科普研学旅游产品。

八是加强文旅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基础上,持续推进旅游公路建设,衔接高铁、机场、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枢纽,串联市域内重点景区,包括乡村旅游、工业遗存、红色文明类景区景点,构筑“景景通、城景通”一张网格局。持续完善图书馆、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文化服务站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及各旅游景区道路、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建设,增强文化旅游综合承载能力,营造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文旅服务环境。

六、示范区建设工作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围绕“文化强市,旅游兴市”工作主线,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负责、行业领域共同参与的管理全覆盖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加强组织保障,完善体制机制,统一规划、布局和推进全市的文化旅游发展。

二是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文旅+”“+文旅”同步匹配,全面整合怀仁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将建设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作为转型发展、乡村振兴和赋能经济的重点工程,全市上下围绕文化和旅游找定位、做服务,各项工作向文化和旅游靠拢,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提档次,上台阶,力争早日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文化旅游产业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持续完善文旅项目建设用地供应与审批制度,优先保障全市文化旅游主线路、重点项目、重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公益性建设,并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文旅项目建设。

四是优化人才支撑。加强文旅行业、企业与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开展文化和旅游人才分级分类培训培养,推进全市文化艺术和旅游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完善规划指导、项目合作、咨询服务等专业体系,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加大紧缺型、实用型文旅人才,能工巧匠、经营能手等乡土人才,青年大学生、返乡人士等重点群体的培育、引进和使用,鼓励支持文旅创业,全面满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需求。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主办单位:怀仁市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349-3022560 技术支持: 朔州市电子政务技术小组
晋ICP备18014241号-1 网站标识码 1406240003 晋公网安备 140624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