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市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度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2-07-23 10:24

  怀政发[2010]43 

    

  怀仁县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度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卫生部第40号令)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意见》(晋政发[2010]19),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增强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疾控预防控制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于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病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初步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艾滋病、乙脑、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免疫规划长效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健康和防病意识明显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得到提高。但是,目前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形势依然严峻。结核病、艾滋病、肝炎、地方病、职业病等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和素质偏低;疾病预防控制设备短缺老化,投入机制不健全,预防控制能力不高。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建设和谐怀仁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明确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方法,落实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明确任务,强化职责,扎实有效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前疾病流行的新特点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防控工作目标,突出防控工作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继续加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组织实施国家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及工作方案,落实各项防控任务,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加强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布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做好疫情监测、预警及风险评估,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应急能力。加强艾滋病监测,做好重点人群干预,落实患者的治疗与关怀政策。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免费治疗,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治愈率,到2015年,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和肺结核死亡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50%。认真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城镇达到95%以上,农村达到90%以上,完成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加强对疫苗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管,规范疫苗储存运输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和处置工作,建  立完善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积极开展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社区为中心、防治相结合的慢性病防治原则,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控网络和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干预策略,控制危险因素。重视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的规范管理率,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干预力度,降低慢性病发病率。 

  ()认真做好地方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继续贯彻《山西省地方病防治条例》,开展地方病监测和调查,完善防控工作策略,研究制订地方病防控工作方案,提高地方病防控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大碘盐和人群碘营养状况的监测和监督力度,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积极推进农村改水工程,使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危害控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严格准入,强化培训,着力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力度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要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指导等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领导班子建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把手应由卫生专业人员担任,领导班子成员中卫生专业人员不少于23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队伍建设。要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核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工资水平和经费标准,严格执业资格、人员准入、岗位准入和内部考核制度。建立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和向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上报备案制度,严格控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进人员不低于专科学历。根据工作需要,为疾控机构公开招聘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应配备专职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及责任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各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配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专职人员。 

  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等方面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吸引、鼓励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优化人员结构。用3年时间,完成县流行病学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专业骨干培训。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和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对专业技术人员每3年轮训1次,不断提高专业技术队伍整体水平和工作能力。 

  ()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建设,3年内完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基础建设任务。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要求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备检验设备,用23年时间,使A类检验设备达标率达到90%以上,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率达到95%以上,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达到85%以上。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生物安全制度,提高检验检测水平。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建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要建立信息平台,健全完善网络直报系统。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在2010年底前实现网络直报,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底前,网络直报率达到50%以上,2012年底前达到90%以上。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长效机制 

  要遵循统筹规划、兼顾城乡、提高效能、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建立相结合、制度建设与科学管理相结合、队伍建设与技术规范相结合,建立人员专业配备合理、房屋设备达标、经费保障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建立政府定期分析研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县人民政府每半年听取一次相关部门履行疾病预防控制职责情况汇报,分析形势,协调解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形势需要,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研究防控措施,明确任务分工,加强联防联控,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四、落实责任,完善措施,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正常开展 

  ()强化政府责任 

  县人民政府要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参与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协调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顺利开展。 

  ()落实部门职责 

  县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协调机制,落实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 

  卫生局要切实发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力军作用,认真贯预防为主方针,研究制定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施,组织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检查指导,确保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发改局要将疾病预防控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负责安排基本建设项目和经费。 

  财政局要按照有关规定,将疾病预防控制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及时足额予以保障;同时加强资金监管。 

  编办负责研究制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编制标准,核定机构和人员编制。 

  人社局要严把人员进入关,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加快和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事制度分配改革,实施绩效工资,支持人才队伍建设。 

  教育局要加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建立健全防控机制,开设健康教育课,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和预防接种制度,预防学生传染病、常见病发生。 

  药监局要加强预防控制用生物制品的市场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严防假冒伪劣生物制品的流入,维护生物制品流通秩序。 

  宣传、新闻单位要积极配合卫生局做好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积极组织协调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农业、水利、林业、畜牧、交通、妇联、民政、计生、公安、铁路、等单位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自身职责。 

  ()保障经费投入 

  县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经费保障机制,要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业务经费及设备更新、基本建设所需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使其职能得到全面履行。 

  县财政要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物资储备、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建设与运行、健康教育、重大疾病防治、免疫规划冷链系统建设和运转、接种人员和乡村医生补助等经费。各级财政安排用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经费要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要加强对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严格责任追究 

  县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督查制度和问责制度,定期对相关部门进行督导考核。考核结果列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评价和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讦价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履行职责不到位、影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的部门和单位,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造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严重社会影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年九月八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主办单位:怀仁市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349-3022560 技术支持: 朔州市电子政务技术小组
晋ICP备18014241号-1 网站标识码 1406240003 晋公网安备 140624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