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市人民政府

怀仁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的 通 知

发布时间:2023-06-22 09:15

关联文档:【图解】关于《关于全面推进 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 》的政策解读


怀政发〔202329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怀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

现将《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怀仁市人民政府

2023622

(此件公开发布)

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大力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高我市质量总体水平,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质量治理体系,强化质量治理能力,创新质量治理方式,坚持依法监管、科学监管,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激发市场主体追求高质量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质量、标准、品牌深度融合,构建经济质量发展新格局,打造能源、制造、服务、文旅康养、农业五大产业质量发展新优势,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市,为建设幸福怀仁提供质量支撑。

二、主要目标

2025年,基本形成以市场主体责任落实为核心、消费者权益保护为基础、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质量优势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行业、协会组织规范自律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有效监管的质量治理体系。

——质量基础更加扎实。质量基础设施的协同服务能力与产业发展、政府监管和市场主体质量服务需求相适应,质量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布局更加合理。

——质量创新更加活跃。质量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技术研发、专利布局和标准研制协同推进,群众性质量创新活动普遍开展,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水平全面提高,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质量基础,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推进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大数据智慧监管等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监管方法手段在质量管控领域广泛运用。

——质量优势更加增强。质量法律法规得到刚性执行,市场主体依法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受到法律保护,优质安全成为扩大市场需求的主要要素,优质优价环境逐步形成,社会资源向质量信誉良好的市场主体聚集。

——质量治理更加协同。质量法律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质量活力充分释放,质量监管体系更趋完备。责权利相一致原则有效施行,政府依法监管和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协同推进,社会救济和信用建设相辅而成,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多元质量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质量供给更加有效。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94%以上,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高,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品质持续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83%;生态质量指数(EQI)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明显增长。

——品牌优势更加明显。品牌培育、发展机制更加健全,高价值品牌明显增多,质量竞争力显著提升,地理标志产品更加突出,品牌培育、发展机制更加健全,质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率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质量获得感不断增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较高、品质卓越的“山西精品”和“山西标准”产品。

三、创新质量发展新方式

(一)推进质量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强质量关键技术研究,实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促进质量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围绕产业链构建质量链,支持骨干企业依托产业联盟,将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合作研发管理体系,加强对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质量、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方面的指导。聚焦质量链提升产业链,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开展重点产品与国内外标杆产品的执行标准和质量指标“双比对、双提升”,深入分析产品标准、质量、品牌和技术性贸易措施等,指导完善产业链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向产业链中高端提质升级。(责任单位:工信局、市场监管局)

(二)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支撑,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有效提供质量创新动能。推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创新。建立完善技术研发、专利布局和标准研制协同推进机制,开展战略性产业集群和传统优势产业专利导航和标准化指引,设立质量基础研究重点研发专项,支持科研成果和必要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进程。支持检验检测等专业机构开放实验室,推动技术专家与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研发人员沟通交流,联合开展质量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和技术标准研制,提高企业研发起点和质量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促进质量提升,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质量全流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科技局、工信局)

(三)强化质量发展成果共享。参与国内质量交流活动,支持质量标杆企业主动分享质量理念和质量管理制度、模式、方法。定期举办质量大会,积极承办省级、国家级质量会议。实施中小微企业质量精准帮扶,着力提高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及培育“专精特新”。支持专业机构设立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平台和“产品医院”,加强与产业集群长期合作,开展质量“问诊治病”,为产业发展和企业质量提升提供计量测试、标准研制、检测认证、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两化”融合、技术改造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等综合服务。开展质量惠民行动,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满足多样化、时尚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完善质量多元救济机制,鼓励企业投保质量保险,健全质量保证金制度。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动经营者诚信自律,营造安全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

(四)推进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建立从原料到终端消费品的绿色供给体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陶瓷、医药化工、建材、煤炭深加工等行业实施绿色化升级改造,协同推动碳减排。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责任单位:科技局、工信局、改革局、自然资源局、朔州市生态环境局怀仁分局、能源局、住建局、税务局)

(五)推广群众性质量创新活动。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QC质量管理小组优势,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青年职业技能竞赛、青年质量提升示范岗创建、优秀质量创新成果展示等活动,支持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信得过班组评选,开展质量标杆交流活动,激发质量创新内生动力。(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工信局、住建局、商务局)

四、产业质量发展走向新高度

(一)能源产业走向低碳安全高效。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健全能源质量管理机制,实施煤炭绿色开采、分质分级梯级利用等工程,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建立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深入推进能效领跑者计划,强化能源单耗标准管理,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审查、能源审计等措施。(责任单位:能源局、科技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

(二)工业品走向高端。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提升材料供应、部件配套、产品制造、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协同发展。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出台怀仁市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在日用陶瓷生产装备、煤炭采掘成套设备、电力装备等重点产品领域组织实施工艺优化和关键共性质量技术攻关。(责任单位:工信局、市场监管局、科技局)

(三)消费品供给走向多品类。加快日用陶瓷、食品等消费品工业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建立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建立系统完备的新型消费品标准体系。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满足民众消费升级需求。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责任单位:工信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文旅局)

(四)服务业走向优质高效。开展优质服务标准建设行动,健全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开展服务质量共性技术联合开发与推广,推行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定期发布评价结果。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打造质量标杆企业。培育怀仁服务品牌。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服务模式和先进质量管理经验,扩大服务质量升级试点企业覆盖范围,引领服务业质量稳步提升。(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工信局)

(五)农业产业走向高品质。大力实施“特”“优”战略,推进质量兴农、标准立农、品牌强农。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以有机旱作农业为引领,围绕杂粮、羔羊养殖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绿色有机产品供给比重。扎实推进绿色生产,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打造“怀仁小米”“怀仁绿豆”、“怀仁羔羊肉”等区域公共品牌。扶持功能农产品生产企业,培育产业新优势。打造“中国绿豆之乡”等区域品牌。(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草牧业发展中心、市场监管局、气象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五、提升相关产业供给质量

(一)提升农产品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大监测力度,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行为,严格管控直接上市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认证管理,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加强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加快构建全程覆盖、运行高效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信用和智慧质量安全监管。

严格监督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生产经营的质量管理规范。加强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实现重点品类产品全过程可追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草牧业发展中心、市市场监管局、市卫体局)

(二)保障建设工程品质。强化工程质量保障,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

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工程施工岗位责任制,严格进场设备和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加强运营维护管理。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辅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规范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将企业工程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责任单位:住建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发改局)

(三)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大力推进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运用和认证,倡导选用绿色建材。鼓励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推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驻厂监造。落实建材生产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加大对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实施缺陷建材响应处理和质量追溯。促进建材从生产到施工全链条的建材行业质量提升。(责任单位:住建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

(四)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系统性集成、流程再造等服务,提升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咨询等科技服务水平,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和可及性。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规范发展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提高现代物流、生产控制、信息数据等服务能力,增强产业链集成优势。加强重大装备、特种设备、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安装、维修、保养质量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技推广、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专业服务。(责任单位:工信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小微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科技局、交通运输局)

(五)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大力发展大众餐饮住宿服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创新和优化家政服务,培育优质服务品牌。促进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打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项目。提升面向居家生活、户外旅游等的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积极培育体育赛事活动、社区健身等服务项目,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品质。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新型消费体验中心,开展多样化体验活动。加强生活服务质量监管,保障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责任单位:商务局、住建局、民政局、卫体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

(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提质扩容。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强化科技标准支撑和物资质量保障。持续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控传染病跨境传播能力。加强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责任单位:行政审批局、卫体局、教育局、住建局、民政局、人社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

(七)提升优质生态供给能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施全要素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全力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不断优化生态空间,持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大力发展评估、咨询、检测、设计、运营等节能环保服务体系。(责任单位:朔州生态环境局怀仁分局,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

六、增强质量发展新动力

(一)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市场主体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要严格执行质量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规定和行政许可、知识产权等规则要求,主动履行缺陷产品召回义务,全面落实质量承诺声明。推行质量安全首负责任制,支持承担首负责任的市场主体依法向负有责任的其他市场主体追偿,利用市场规律构建生产、销售、服务、消费等全环节质量责任追溯体系。探索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报告和调查制度。(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住建局、商务局)

(二)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加快功能设计、模块化设计、外观设计、人体功效设计等工业设计技术研发与组合应用,强化功能扩展性、耐久性、舒适性等质量特性。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实施重大质量改进项目。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质量改进、品牌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质量技术创新能力。(责任单位:科技局、财政局、工信局)

(三)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继续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标准改造提升产品服务质量。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生产经营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建设,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实施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考核评价,推动质量形成过程的显性化、可视化。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质量标杆经验交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制定等,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培训,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重视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队伍建设,培育一批复合型质量领军人才。(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财政局、工信局)

(四)培育高质量品牌。支持市场主体创建自主品牌,建立以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和自主品牌国际化建设。强化品牌资产、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品牌保护制度,建立反应迅速、统一协调的联合执法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支持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和维权,切实维护山西品牌良好形象。

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开展“山西精品”和“山西标准”标识创建行动,打造山西精品和“百年老店”。引导企业强化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推动企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加快培育更多知名品牌。实施“山西精品”和“山西标准”标识产品培育工程,大力提升“山西制造”品牌价值,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开展老字号认定,完善老字号名录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山西建造”品牌。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把怀仁地理标志产品培育成“山西精品”和“山西标准”标识产品。(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发改局、工信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草牧业发展中心、商务局)

七、健全质量基础设施

(一)提高质量工作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纳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公益性方向加快推进技术机构事业单位改革,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和能力比对,建立完善检验检测数据库。建立完善计量科技联合攻关机制,提升计量测试技术先进性,逐步形成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计量检测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工信局、科技局)

(二)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的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推进测量体系建设,完善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规范和引导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深化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加强公益性机构功能性定位、专业化建设,推进经营性机构集约化运营、产业化发展。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监管,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从业行为。(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

(三)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围绕科技创新、优质制造、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计量、标准化等技术服务,推动数据、仪器、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更好服务市场需求。整合质量基础设施资源,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支持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集成融合。深入实施“标准化+”行动,促进标准化深度发展,形成定标用标良性发展态势。(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科技局、工信局)

(四)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创新发展。创新“互联网+质量服务”模式,利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高质量信息的采集、追踪、分析和处理能力。建立公开公正的质量大数据采集、存储、发布、评价机制,搭建质量大数据平台。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为市场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科技局、工信局)

八、提升质量治理效能

(一)健全质量政策制度。完善多元化、多层级的质量激励机制,健全质量奖励制度,对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地方及相关单位和人员,以及获得中国质量奖、山西质量奖和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和山西标准创新贡献奖等国家级、省级和朔州市级奖励的单位和人员,市政府予以奖励,健全质量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引导优质优价,促进精准监管。鼓励企业实施质量承诺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和招投标制度,健全符合采购需求特点、质量标准、市场交易习惯的交易规则,加大对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采购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实施面向质量升级的技术改造,开展标准制订、计量、检测和专利等质量研发活动。(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财政局)

(二)加强质量法治建设。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工程质量违法违规等行为,推动跨行业跨区域监管执法合作,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强化对质量创新和质量提升的鼓励、引导和保护。推动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完善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及风险调查制度,营造良好质量治理法治环境。

进一步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处理机制,强化消费者侵权损害赔偿。支持开展质量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有效执行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担保与争议处理机制,推行第三方质量争议仲裁。加强质量法治宣传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及质量法律知识。(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司法局、公安局)

(三)优化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建立产品伤害监测网络,逐步完善信息采集、深度调查、安全评价及预防干预工作体系。提高质量监督抽查覆盖率,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强工业品和消费品质量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加强质量安全风险防控,防范区域性、行业性、反复性质量问题发生。开展质量问题“清零”行动,确保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安全。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建立重大质量问题约谈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智慧监管,实现线上线下质量监督一体化和生产流通质量监管融合。创新质量监管方式,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构建“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格局。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产品以及重点服务领域,依法实施严格监管。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置。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开展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加强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质量竞争、优胜劣汰。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等重点区域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市标准化和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

(四)加大质量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将质量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依托高等院校、专业机构、行业龙头企业等设立质量与标准化人才培训与实践基地,培养有技术、熟标准、精通外语的高端国际质量和标准化人才。支持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申报质量专业技术职称。围绕战略性产业集群和传统优势产业,遴选培育一批质量标准领军人才。推动建立质量行政监管人员到专业机构和企业实习制度,在专业机构和大中型企业设立一批“实习实验室”和“实习工厂”,全面提升质量行政监管人员综合监管能力。(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

(五)打造质量多元共治格局。创新质量治理模式,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强化基层治理、企业主责和行业自律。鼓励企业广泛开展质量信得过班组、QC小组评选等质量管理活动,不断提升全员质量管理水平。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作用,推动行业质量自律。引导消费者主动参与质量促进、社会监督活动。广泛开展“质量月”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质量舆论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质量公益宣传,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营造良好质量氛围。(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和质量强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九、加强质量治理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质量强工作,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建立健全质量强市建设协调推进机制,把质量发展目标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质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质量工作机制,加强质量政策引导,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各有关部门要全面履行部门质量工作职责,制定产业发展、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和实施行业监管要突出质量要素,强化质量导向。

(二)加大质量工作投入。设立怀仁市质量提升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提高制造技术及工艺水平、提升产品质量、研究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建设应用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等质量创新和质量提升行为。要加大质量工作投入,落实质量监管所需经费。各有关部门要在部门年度预算内统筹安排质量工作专项经费,支持开展质量提升活动。

(三)加强督查考核。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工作举措和时间进度,持续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市政府将质量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进行考核。对质量强市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予以表彰。建立实施评估机制,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主办单位:怀仁市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349-3022560 技术支持: 朔州市电子政务技术小组
晋ICP备18014241号-1 网站标识码 1406240003 晋公网安备 140624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