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是一种外来的建筑形式。它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后,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传统文化相融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千百年来已成为我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塔有多种类型,可分为密檐式塔、楼阁式塔、覆钵式塔、亭阁式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花塔及灯塔、塔门、塔林等多种形式,而以前三种类型较为多见。其用途大致是登高眺望、瞭望敌情、导航引渡、宗教建筑,而尤以装点风景运用最为普遍。

怀仁境内七座不同类型的宝塔,遥相映照,形成了独特的塔文化,提高了文化品位,美化了生态环境,拓展了旅游空间,使怀仁的历史文化厚重感明显增强。

文殊塔

文殊塔位于怀仁市区中心人民公园北端,是一座八角十三层盔顶密檐式空心塔,由五台山建筑工程公司承建,2011年5月开工,2012年10月竣工。

该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层檐为青砖布瓦,层层置有仿木斗拱,色泽古朴。下部塔身塔座皆为草白玉石雕装饰挂面,是整座塔的工艺精华所在。石雕工艺从塔基平台开始,平台高180厘米,共八边,做成简约的须弥座形,分为七层,只在束腰上有雕花,其余均为素面,层层瓦棱抹角相结合,线条柔和。平台外延设平栏,每一边平栏共十二根望柱,柱头浅雕蟠龙云朵纹,栏板上部镂空圆雕宝瓶及云朵。平栏下每角雕一个大螭首,每边六个小螭首,螭首平伸出来,打破了单一的立面,增加了塔基平台的造型美。塔基平台的东西两边设踏步共十二级台阶,暗含年年月月心向佛菩萨之意。平台上有宽敞的台明,每边宽约800厘米,台明中心置文殊塔。

文殊塔由塔刹、塔檐、塔身、塔座组成。塔座为两层八角形束腰须弥座式,共分八个雕花层。第一层粗壮滚边,每角、每边中间各阴线刻出一个几座腿状花纹,意为塔之底座;每一边两个腿状的空间部位,均为剔地起雕罗汉训狮图样,群狮跳跃,罗汉威猛。第二层每一边开九个壶门,壶门内浮雕罗汉或佛像,并雕出十个蹲狮,一狮一壶门交替排列。第三层为覆莲纹,第四层为70厘米高的束腰,每一边束腰上浅浮雕出大小不一、姿态各异、三层交错排列的罗汉、金刚、佛像六十尊。第五层是仰莲,三层和五层每边的仰莲瓣均为十八个,和十八罗汉之数暗合。第六层剔地线雕绶带宝相花连续纹样。第八层每角雕一根蟠龙柱,每边雕有七个壶门,壶门内雕出佛或菩萨像,壶门两侧高浮雕天神、力士共八尊。这一层的上边置石斗拱,每一角置一转角拱,每一边置三朵补间拱,斗拱上有檐枋,枋上边浅雕剔地平栏纹样,约100厘米高。再上边雕出三层硕大的仰莲,形成一个莲花座,承托塔身。

塔身八个棱面都有精美的雕刻。东、南、西、北雕半圆形拱门样,与其间隔的另四个棱面则雕成直棂窗,每窗的上边雕文殊小像,两边各雕一尊慈眉善目的胁侍菩萨像;东、西两棱面的拱形门内雕有两扇菱花格棂门,门外上方雕花幔、祥云,两侧各雕一尊菩萨像;南、北棱面的拱门内则各是一尊高浮雕文殊法像,门的两边各雕一尊相貌怪异的天神,门楣上方雕一块牌匾,牌匾左右雕有彩带飘逸的飞天,牌匾内刻有三个金色大字“文殊塔”。

塔的底座开东、西两门,塔内砖砌塔心到顶。一层塔室内有一尊汉白玉文殊菩萨雕像。西门前下方有一石碑,碑体厚重,龙脊盝顶须弥座,纹饰华丽。碑阴刻二十个捐修文殊塔的单位名称及款额,阳面有世界汉诗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辞赋研究学会会长梅隆雪川撰文并书丹的《文殊塔赋》。

文殊塔仿辽代风格,通高68.36米,造型雄浑稳重,和公园中的曲拱桥、人工湖相衬成景,人在桥上行,塔影随人动,亦庄亦谐,是怀仁城中第一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