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各具特征,怀仁的踢鼓秧歌舞,本地人叫踢鼓子,是闹元宵文娱活动中重要的传统节目。踢鼓秧歌舞的产生时间,从主角戴的毡帽推断,基本定型于元代。流传范围也有限,只在晋北和内蒙古中南部十几个县流传。

  踢鼓秧歌舞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剧。传说是因为有乡民引起天神愤怒,要降灾于乡亲,一位员外得知,于是组织举家祈福,才催生了这场演出。还有说是演绎水浒故事,后者似乎有些牵强。

  剧中人物一般有十八个,主角也算是丑角,叫落毛的,脖子戴一串铃铛,手持毛拂尘,表演时穿插队伍之中,灵活自由,跳跃诙谐,又有指挥领舞的作用,可以想象,他在家庭中是个顽皮的小孙子?还是家人院公的小儿子?扭秧歌队伍中依次是一对老年男女,端庄沉稳,好像是这个家庭的主人;跟着的是一对中年男子,称为踢鼓子的,舞蹈狂放多有踢飞脚等动作,一对中年妇女,叫拉花的,手持扇子、彩绸或小锣,舞姿优美如蝴蝶穿花;一对青年男子,双手各持一根尺把长的木棒或舞动或相互敲击,叫打棒的,六人为一组,一般有两组,分别像是老者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后边一个账房先生和一个货郎先生为一对,可以认为是管家或客人,或赖老婆的丈夫,最后是一个邋邋遢遢的女人——赖老婆,算是这个家庭的佣人;有的团体还加入了其他三教九流人物凑热闹。也可以想象,和和美美的一家老小,装扮起来参加元宵节狂欢活动,家人、院公、婆子情不自禁地拿起拂尘、算盘、扫帚汇入欢乐的海洋......

  从人物和舞姿看,踢鼓秧歌舞和谐的生活气息浓厚,男女老少因人而宜,老者稳重,中年人威武,青年人活泼;男人们或雄健、或诙谐,女人们或贤淑、或娇俏,都是于自然之中表现出鲜明的角色特征。

  从道具看,那些铃铛、铜锣、拂尘、木棒的响器和器具,也都是先民当年生活常用器物。最热闹的踢鼓秧歌舞表演是每年正月的对秧歌,临近乡村的秧歌队浩浩荡荡地去对方村里互相拜年,有的在村口迎接,有的在村中广场迎接,有的在有一二十级台阶的庙门口迎接,然后表演。迎接这一场表演最为激烈精彩,大有比武竞赛的意思。竞赛的主角是落毛的和踢鼓子的,两队中间放一张四五尺见方的桌子,双方的落毛的和踢鼓子的要跃上桌子对舞,都有逼对方下桌子的动作,所以险象环生,惊险纷呈。而其他角色相对穿插,友好往来,只有打棒的青年们有时也来个怒目阻挡,来来回回,博人喝彩。拉花的可以说是引人注目的旦角,一个个打扮得美艳妩媚,身段婀娜,舞姿翩翩,左穿右插,于雄强的争斗中融入柔美和绚丽。落毛的逗舞赖老婆是非常重要的看点,风趣的动作和表情最显演员发挥水平,往往会给观众留下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印象,还是孩子们喜欢模仿的对象。在庙门前的台阶上对秧歌,叫盘礓蹉,同样,最要落毛的和踢鼓子的功力。特别是落毛的,要在对方角色的舞拦中,一组一组的把全队人员从一级一级台阶上引领上去,进入庙院表演。严寒的天气里,他们嘴里呼出一团团白色的气,脸上流淌着一道道亮晶晶的汗。表演者全神贯注,全力以赴,观众们兴高采烈,或屏息,或高呼。这时鼓乐喧天,喊声如雷,热闹非凡,对舞激烈时,锣紧鼓密,唢呐急吹,简直是催人奋进的节奏!对秧歌活动的结束,意味着元宵节文娱活动的落幕。春天就要来临,人们开始经营新的一年了。

  踢鼓秧歌舞这种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的特质,是其流传不息、喜闻乐见的主要原因。

  每个村每一辈子都有几位乡亲们经常念念叨叨的好踢鼓子演员,那是货真价实的文化记忆。愿踢鼓秧歌舞这枝怀仁艺术之花,在祖国的文艺百花园中越开越鲜艳。